世界经济可能陷于长期低迷对于中国经济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社会融资总量有所收缩,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2011年12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85.16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6%。
年末利率水平尽管比6月的高点有较大回调,但仍保持在3.3%左右的较高水平。社会融资总量有所收缩,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。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.47万亿元,同比少增3901亿元,贷款增量接近年初确定的7.5万亿信贷投放目标。外汇占款的持续净减少,进一步限制了央行货币投放的空间。通过各项调控措施,使货币增速得到有效控制,保持了金融运行的总体平稳。
2011年后第四季度外汇占款出现净减少,三个月合计减少1531亿元。综上所述,2012年央行需要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支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。其中,夏粮产量12627万吨,增产2.5%。
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.0%。在科技方面,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,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,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,着力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。控制收入分配差距的力度需要加大。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、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和全国普通高中分别招生681.5万人、808.9万人和850.8万人。
注册护士224万人,比上年增加19万人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,增长19.1%。
在节能环保方面,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4.8亿吨标准煤,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.01%。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.2%,提高1.4个百分点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,增长13.5%如果只是解决收入问题,我们不难找到解决的办法,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进行平衡。
实际上,以投入换增长的路已经走到尽头,必须要改变。过去,我们总是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定义为生产占有多大的份额、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如何等等数据。企业怎么提高效率?方向很多,比如要有正确的战略、好的经营模式、有效的管理、技术的进步等等,就目前的情况而言,方向清楚,重点在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。土地、劳动力、技术的投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,但占有的比重却还比不上资源的投入,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,环境污染、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,投资率不高,消费不足也已成为这种模式的瓶颈。
何谓中等收入陷阱?有各种各样的说法,有人说当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之后,贫富差距增大,有激发社会混乱的风险。这是显而易见,也易于理解的。
在对外开放中,让我们在短短三十年里,弥补了我们和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。过去三十年的改革,各种资源的投入增加起了非常复杂的作用,打破了过去城乡隔绝的状态,促使很多原属于低效农业占有的资源转到高效的城市工业上来。
低汇率政策、出口退税政策,都是针对企业作为追赶者角色所必须采取的,可是当角色转换以后,如果不在这方面作出调整,那么企业就没有压力,低附加值的粗放加工就不会减少,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就不会增加。这是提高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的立足点,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。创新的主体是企业,那么企业如何主动创新,有能力创新,实现创新呢?我认为,核心问题在于继续改革和完善经济体制,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,使得企业能够有创新的压力、动力和能力。也有人说,中等收入陷阱体现为经济体增长乏力,难以作出新的转变。进入 吴敬琏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中国企业 。在追赶者时期,我们实际上在这些方面注意不够,今后,在体制、政策上都要做出更多适应我们新的角色的决策。
在压力方面,因为我们过去是一个追赶者,所以对于企业走出去也好,做出口也好,主要的是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,在我们角色转变之后,这些措施要作出改变。但是,从深层次来看,中国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,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――由追赶者转变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竞争者之一。
现在,中国已经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,正在努力向高收入国家迈进,在许多领域,我们已经实现了追赶的目标。我们现在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:企业创新总是得不到回报,由此扼杀更多企业创新动力,将是最大的风险。
中国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,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——由追赶者转变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要竞争者之一。从农业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也高达两亿人。
在动力方面,英国经济学家科斯曾讲过,创新最需要的是什么?就是要使得创新者对社会的贡献和他获得的回报相匹配,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小,激励强度就越大。在我们作为追赶者的时候,经济发展主要靠投入的增加。比如土地,从农用土地转换为城市用地、工商业用地和城市住宅的用地。要改善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核心问题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。
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竞争者之一,我们的经济还是要增长,继续提高相对偏低的人民生活水平,但这种增长不能靠资本、资源的投入,而要依赖于效率推动。增加劳动者的收入,必然加大企业的压力。
过去我们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,在1949年建国之后的前三十年有一些进步,改革开放三十年更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十二五的核心任务,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效率。
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,就会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个等级上裹足不前,国民收入不再普遍提高,将引发贫富差距拉大、消费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,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爆发。这两种说法其实有着内在关联,我认为,第二个危险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,那将意味着什么呢?意味着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和效率,促使投资比重进行良性改变,提高劳动者的素质,持续提高劳动者的收入。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,主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,在压力、动力和能力的推动下进行主动创新,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这两种说法其实有着内在关联,我认为,第二个危险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。在对外开放中,让我们在短短三十年里,弥补了我们和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。
低汇率政策、出口退税政策,都是针对企业作为追赶者角色所必须采取的,可是当角色转换以后,如果不在这方面作出调整,那么企业就没有压力,低附加值的粗放加工就不会减少,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就不会增加。从农业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也高达两亿人。
增加劳动者的收入,必然加大企业的压力。也有人说,中等收入陷阱体现为经济体增长乏力,难以作出新的转变。
比如土地,从农用土地转换为城市用地、工商业用地和城市住宅的用地。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转变,主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,在压力、动力和能力的推动下进行主动创新,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竞争力。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0ok1r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nspsa/6849.html
有话要说...